Our Past Exhibitions
門諾70護理之愛創作聯展
MAY 10-30, 2018
門諾白衣天使創作聯展 與社區長輩慶護師節
慶祝國際護師節,門諾醫院與在地蘭印藝廊合作共同舉辦『門諾七十護理之愛』創作展,除了現場展出護理人員的攝影、繪畫以及壓花等作品。
『門諾七十 護理之愛』創作展包括田濬榕護理師的攝影作品-泰北之行、楊立君護理長的的母嬰之愛繪本創作以及何慧芬護理師的壓花創作,超過50件的作品,內容包羅萬象,撫慰人心。
吳小玲特展
JUNE 1 -JUNE 30, 2018
千里之外
吳小玲的「非」常對「畫」
我駐非洲首位女外交官 在花蓮用畫講故事
發稿日期:2018.6.10
今天的花蓮的《蘭印藝廊》很非洲!畫家吳小玲女士於6月10日專程從台北來花蓮為出席「吳小玲特展」開幕茶會的藝術愛好者講故事。此次共展出21幅創作,其中有11幅大尺寸作品,展出主題以非洲為主,但也包括對自然觀察及人文關懷的創作。展期至6月30日止。
吳小玲女士表示,在外派法國、布吉納法索、塞內加爾、比利時幾國後,倘有歐洲或非洲可選,她會想回到非洲,因為她著迷於這片星斗滿佈的黑色大地。1999年首次外派非洲時,行囊中帶了水彩和畫筆,閒來無事時就動筆作畫,返台後她決定利用公餘時間以大幅創作來表現她印象中的非洲,會選擇用壓克力作為創作的原料是因為駕馭上更多元,色彩可濃厚也可淡雅。
畫作中有一隻紅頭飛蜥(Agama agama Linnaeus 1758)特別搶眼,吳小玲表示,在非洲蜥蜴隨處可見,筆下的藍色大蜥蜴,在她眼中是美麗的,但她初抵非洲時,因我大使館是前蘇聯大使館舊址,辦公室冷氣閒置多時未用,一啟動電源,竟有一堆壁虎從出風口飛出來,卻讓她嚇得半死。紅頭飛蜥是非洲一般聚落出沒的常客,對人無害。
除了蜥蜴外,透過「有水的地方」及「不重」的兩幅作品,吳小玲想凸顯當地獲得水資源之不易。但那裏水豐沛呢?居然是藏在狀如巫婆的猢猻樹(Baobab tree)樹幹裏!旱季時樹葉會掉光,樹幹儲水可高達12萬公升。水如何運送呢?除了用腳踏車、驢子或驢車外,就是靠頭頂或扛的,她最愛的一幅就是伊索匹亞南部一位歐羅莫族(Oromo)的女子, 身材嬌小,穿著紅衣,痀僂著腰,扛著數個大陶缸討生活。
吳小玲也特別想透過幾幅描繪孩童的畫作來凸顯在欠缺水、食物及教育資源的非洲大地,對貧窮的孩童而言,上學及不愁溫飽是件多麼奢侈的事。她筆下的孩童有玩耍輪胎的、無聊得想下課的、渴望代替缺課者上課的、等待下個雨季的、以及穿上法國足球明星席丹球衣追足球夢的。
非學院派的吳小玲女士憑著對繪畫的熱愛,以鮮豔的色調自由揮灑了屬於她的創作風格,她鼓勵有作畫念頭者:「想到,就動筆吧!為自己挖掘生命的水源。」
更生日報即時新聞/記者謝宗璋/報導
台灣首位派駐非洲國家的女性外交官吳小玲,同時也是一位畫家,受邀於蘭印藝廊舉辦個人畫展,十日舉行開幕茶會,並為現場參觀民眾導覽她展出的近廿幅畫作,題材充滿異國情調。
吳小玲於一九九九年成為台灣第一位派駐非洲國家的女外交官,異地的疏離感讓她覺得苦悶,從未受過專業藝術訓練的她,公餘決定拿起畫筆,把過期月曆紙當畫布,開始紀錄生活、抒發情懷。
作畫主題多源自於她派駐法國、比利時、布吉納法索、塞內加爾時的眼觀心感,畫筆描繪腦海影像。她的作品有屬於她的色彩絢麗,極富故事及裝飾性,有別於學院派風格,令人動容。
無論嫣紅的法國虞美人罌粟,還是布吉納法索當地小學的足球隊長,或是荒漠中遺世矗立的非洲麵包樹,燦爛星空下孤獨的蜥蝪,「國際觀察」的人文關懷都是吳小玲筆下的最大特色,總是引人入勝。
特別的是,吳小玲的作品多為一百二十號的大尺寸,她說:「這樣才夠非洲!」她常留大面積單色調,表現熱到灼燙的深紅色大地,或乾燥到龜裂的灰白色土壤,訴說偌大非洲裡的渺小人物情韻。
蘭印藝廊共同創辦人陳克敏與吳小玲在新聞局、外交部共事多年,他說,她的畫作曾於行政院中央大樓、我駐布吉納法索大使官邸、台北市長官邸藝廊及M畫廊展出各長達一年,頗受好評,因此特別邀請她來到花蓮首展。
直到六月卅日止,下午二至五點、晚上七至九點,週二、四公休,在蘭印藝廊(花蓮市南京街一六三號)。
江明哲醫師返鄉創意美展講座
JULY 1, 2018
講題 : 我在世界的邊緣,諾魯的故事
更生日報
7月2日
記者謝宗璋/報導
台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是花蓮鳳林人,在花蓮高中學弟、蘭印藝廊負責人陳克敏邀請下,舉行「返鄉創意美展」,七月一日下午開幕,同時分享他在諾魯行醫的故事,現場吸引許多鄉親慕名而來。
江明哲就讀花蓮高中時期就不偏廢美術領域的學習,直到念醫科由於修習解剖學得懂人體素描,因此持續勤練繪畫技巧。
二○○八年十一月,江明哲代表台灣ICDF(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),由當時任職的台中榮總醫院,派駐我位於南太平洋的友邦島國「諾魯」,成為長駐當地的國際醫療先驅。
由於離鄉背井、長駐異地,內心苦悶只能藉由藝術抒發。期間江明哲只帶著一支毛筆,現場寫生,寥寥數筆,畫下海島沿岸千奇百怪的海蝕岩,與無限美好的海景風光,成為一幅幅小品畫作。這次分享廿幅,讓鄉親能一覽諾魯風情。
出生於鳳林鎮的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,行醫救世至今卅二年間,曾多次前往南太平洋的諾魯及非洲的南非、史瓦濟蘭、獅子山共和國參與國際醫療計畫。
即使遠在海外進行醫療義診,重視醫學人文與倫理教育的江醫師,總是不忘透過藝術創作,以其獨特的細膩筆觸與創意,紀錄下世界邊緣之景物,甚至有多項創作還申請著作權登記。
蘭印藝廊展售文創商品 「臺灣吧」爆紅 張佳家分享創作發想
2018年07月30日
更生日報
記者謝宗璋/報導
甫推出「動畫臺灣史」就爆紅的YouTube頻道「臺灣吧Taiwan Bar」,除創造數百萬人次觀看,亦催生「黑啤與啤下組織」等角色並轉化成周邊商品。目前東臺灣唯一展售的「蘭印藝廊」,廿九日邀請到視覺藝術總監張佳家,現身辦展分享並示範插畫,吸引許多粉絲聚集。
張佳家氣質脫俗、創作靈感無限,時時刻刻都在觀察與創作。主要作品包括「動畫臺灣史」、「哲學哲學雞蛋糕」、「JT交通事務所」、「十八銅人健康教室」等。
張佳家說,這是首次帶臺灣吧來到花蓮,感謝蘭印藝廊展售週邊商品。這次除了展示臺灣吧系列作品,也有早期與近期的插畫。由於喜歡家裡養的狗,所以發展出許多以狗為題材的創作;自己與老公的生活對話也化身筆下人物。
蘭印藝廊共同創辦人陸孟雁是「臺灣吧」的超級粉絲,她說,臺灣吧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台灣給大眾,成為極佳教材,無論是身為教師的自己,或當導遊領隊的學生都受惠。
陸孟彥也說,臺灣充斥許多外來角色,然而臺灣吧卻能把臺灣特有物種發展為創意角色。他們善用所學為臺灣付出,帶給大家知識內容與快樂元素,能實踐理想並堅持到底值得肯定。
臺灣吧成立於二○一四年底,致力於推出兼具資訊與娛樂性的數位內容,引發網路世代觀眾對於不同知識與議題的興趣。至今產出內容面向已包含歷史、哲學、法律、教育議題、地方文化、經濟學等。累積數千萬觀看次數、超過億分鐘觀影時間與數十萬人的YouTube與Facebook網路社群。
錯過一睹張佳家本人風采的機會,其插畫創作手稿特展即日起至九月廿九日止,下午二點至晚上九點,每週二、四公休,在蘭印藝廊(花蓮市南京街一六三號)展出,歡迎前往欣賞。